读者服务

【“千山书院·我读我悦”活动征文】米芾的艺术人生:颠逸笔墨里的千年风骨

发布日期:2025-11-10点击: 作者:

提及宋代书法,米芾的名字如一颗璀璨星辰,在“宋四家”的阵列中闪耀着独特光芒。他的艺术人生,是一部以“颠”为表、以“痴”为里,用笔墨书写热爱与坚守的传奇。

米芾的“颠”,是世人对他的印象。他见奇石便躬身下拜,呼为“石兄”;与人论书时直言不讳,甚至贬斥唐人书法“学前教育2501聂梦瑶”;日常衣着、言行不拘俗礼,活脱脱一位“书画狂人”。可这份“颠”,恰是他挣脱世俗束缚、专注艺术本心的姿态——不被礼教框定,方能在笔墨世界里肆意驰骋。

而他的“痴”,才是成就艺术高度的内核。为求一幅古帖,他曾典当衣物、四处寻访;练字时“一日不书,便觉思涩”,即便在任官期间,也常闭门研墨,将政务之余的时光尽数交付与纸笔。他独创刷字技法,运笔迅疾如疾风,笔锋提按转折间尽显力量,却又不失飘逸灵动。《蜀素帖》中,笔画如枯藤盘绕、如惊鸿掠影,墨色浓淡交错,既有“二王”的典雅,又突破了传统的规整,成为“天下第八行书”,至今仍让观者惊叹于那份笔墨间的生命力。

米芾的艺术人生,不止于书法。他精研画理,提出“米家山水”的画法,以淡墨点染云雾,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意境;他撰写《书史》《画史》,点评历代书画,为后世留下珍贵的艺术理论遗产,是对热爱的极致追求。

他以一生的“颠”与“痴”证明:真正的艺术,是敢于突破常规的勇气,更是将灵魂注入笔墨的坚守。

千年后,当我们凝视米芾的墨迹,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艺术热忱。他的人生,早已超过了“书法家”的标签,成为后世艺术家追寻本心、坚守热爱的精神坐标。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2501聂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