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服务

【“千山书院·我读我悦”活动征文】米芾的艺术人生

发布日期:2025-11-10点击: 作者:

北宋的米芾,人称“米颠”,听着像个怪人,却是实打实的书画界大牛。他这辈子没别的,就是把书画爱到了骨子里,还玩出了自己的花样。

米芾从小就显露出天赋,六七岁学写字,十岁就能照着碑刻临摹。长大后果然成了书法高手。别人写字都照着古人的规矩来,他却不满足,把王羲之、颜真卿这些名家的本事学透后,创出了自己的写法,自称“刷字”。这可不是随便乱涂,而是毛笔能从八个方向出锋,写出来的字又有力又飘逸,《蜀素帖》《苕溪诗帖》都是他的代表作,尤其是《蜀素帖》,还被叫做“天下第八行书”。

画画上他更敢创新。以前画家画山水,都用线条勾勒山石纹理,他偏偏不一样,看惯了江南烟雨朦胧的样子,就用大大小小、浓淡不一的墨点,层层叠加把云雾缭绕的江南景色画活了,就像后世董其昌评价的那样,他的墨点山水把江南烟雨的朦胧感画活了。他的《春山瑞松图》用墨点造出层次感,《珊瑚笔架图》更是架完笔架再题名,字画结合特别有味道。

米芾还是个懂行的收藏家,看过无数宝贝后写了《书史》《画史》,里面全是他对历代书画的点评,给后人留下了好多有用的资料。他说“书画是一家”,还总结出看石头要挑“瘦、皱、漏、透”的,这些说法直到现在都管用。

这人的“癫”“疯癫”其实是真性情:有洁癖,别人碰过的东西要洗到破,看到宋徽宗的宝砚,写完字直接跪下来要走,墨弄脏袖子都不在乎。连选女婿都看名字,因为段家带“去尘”,觉得够干净就是美。

我特别佩服米芾,他不是死学古人,而是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对艺术热爱特别纯粹。这种不被规矩绑住,一心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劲儿,真的太打动人了。难怪过了一千年,大家还记着这位“疯癫”大师的作品。

(师范学院学前教育2501龚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