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而不狂,痴而不愚”,聆听吴新兵老师的米芾艺术人生讲座后,这位宋代书法巨匠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清晰。他以笔墨为刃,划破千年时光的帷幕,用一生坚守诠释了艺术的真谛。
米芾是北宋“宋四家”之一,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他的书法以行书成就最大,用笔以侧锋为主,“八面出锋”,结体欹侧,姿态夸张,风格“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代表作有《蜀素帖》《苕溪诗帖》等。
米芾绘画擅长枯木竹石与山水,师法董源,别出新意,多以水墨点染,重意趣不求工细,创“米氏云山”,又称“米点山水”,对后世山水画发展影响深远。
米芾的“颠”,是对艺术的极致痴迷。米芾个性怪异,举止颠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出身官宦之家的他,不屑于官场应酬,却甘愿为一方古帖辗转奔波,为练就笔法终日临摹,甚至在梦中都在揣摩字的结构。这种近乎偏执的热爱,让他在晋唐书法的基础上大胆革新,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刷字”技法,笔下线条如惊雷奔电,又似行云流水,《蜀素帖》更是被誉为“天下第八行书”
他的“痴”,是对初心的执着坚守。面对当时书坛的僵化风气,米芾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学古而不泥古”,在传统与创新间开辟出自己的天地。讲座中展示的每一幅作品,都饱含着他的性情与思考,欹侧多变的结体、浓淡相宜的墨色,无不彰显着他“不与世俗同流”的艺术风骨。
作为大学生,我们或许无法像米芾那样成为艺术巨匠,但他对热爱的执着、对创新的勇气,却深深感染着我。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这份“颠痴”精神,不惧挑战,坚守初心,用执着与热爱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米芾的墨韵风骨,将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师范学院小学教育2502万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