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服务

【“千山书院·我读我悦”活动征文】品三国 荆楚论英雄有感

发布日期:2025-09-29点击: 作者:

今天,有幸聆听《百家讲坛》知名历史学着纪连海先生的“品三国 荆楚论英雄”讲座,受益匪浅。

对于三国的了解我只停留在乏味的书本和儿时守在电视机前的三国演义,这些平面的无法触及到的感悟中,而今天纪连海老师用幽默生动的讲座风格,将历史事件与荆楚大地的人文地理相结合,用“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的形式”品三国,品人生。将平面遥远的三国英雄立体化,时代化,创新结合现代视野,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解读三国英雄,使我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感悟与启发。

就比如说诸葛,纪老师说“孔明,推销有术”,认为他“出山”靠包装,除了其自身的聪明才智,过硬的本领,还在于他会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审时度势,借助地域优势,血缘同宗情处理好人际关系,婚姻关系和社会交往,从而运用这些外部条件,逐步提升个人能力、影响才能有一展才华的舞台,就如他不选择员工人才济济的曹操,岗位饱和的孙权而是选择求贤若渴且“三顾茅庐”的刘备便足矣说明其眼光独到,当然,在当今社会,情感、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如何加强与自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从中吸取经验并加以运用是关键,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诸葛先生的草船借箭之术不正是如此,对于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同样面临着当年诸葛先生一样的抉择,不及985、211学子的卓越才华,面对市场接近饱和的工作岗位,我们这些不甘平庸勇于向上的平凡的人该何去何从呢,纪老师说“要甘坐冷板凳,眼光要放长远,在社会不能鼠目寸光,得在心底里、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守得住寒冷才能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发光,不断提高自己才能熠熠生辉,我想这也是我们的“就业之道”。

再看“关羽的成圣之路”,他的“武圣”之路在于忠、义、勇,武圣需武,因此他“勇”,三国时期的他战功赫赫,襄樊之战中,他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展现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无畏的精神,“武”易“圣”却难,是个人小我与朝廷大我的抉择,而他在二者之间选择大我,用忠义二字诠释自己的一生,他的千里走单骑,他对刘备的忠诚令人动容,“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忠义之名亦可垂于竹帛”说的就是他关云长。而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身上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及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以青春之小我筑青春之国家,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最后回看那风云变化的三国,无论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还是虚心纳谏的东吴建国者孙权,亦或者是有勇有谋的忠义之士关羽等等他们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让我们一起品三国,叹人生,以史为鉴,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商学院大数据与会计2503汤语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