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中:2025年图书馆“长”什么样?

2019-05-14 

     20世纪是以技术力为主导的世纪,而21世纪是数据的世纪,讲究的是数据力。我们是否身在21世纪,却仍然踩在20世纪的地平线上呢?地平线不同,语境不同,思考方式和话语体系也是不一样的

  到2025年,图书馆将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用一句话概括,图书馆不只是一栋建筑、一个机构,而是作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关联度将更为密切

  思想者小传

  吴建中197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1982年获该校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英国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21月起任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会长,国际图联图书馆建筑与设备委员会常委。曾任国际图联管委会委员(20012005),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出版有 《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世博会主题演绎》、《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人的城市:世博会与城市发展》、《知识是流动的》等著作20余部,论文200余篇。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数据的世纪。今天,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达2.5艾字节,相当于7500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总量。这一庞大的资源正在成为全球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作为知识中心的图书馆,我们能对这一可开发、可利用的宝贵资源无动于衷吗?

  毫无疑问,图书馆正处在变革的环境之中。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动转型,尤其是数字转型,但总体上步子迈得不大。大部分图书馆还处在比较传统的阶段,即使有一些数字化项目,也不过是一种点缀,图书服务与数字服务仍处于“两张皮”的状态。

  最近,我们都在做五年或中长期发展规划。传统的规划编制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从过去判断未来,二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计未来。从过去看未来,往往会使我们难以摆脱传统的包袱和经验的束缚,总是想着老祖宗怎么讲的,权威怎么说的。从自己的角度看未来是职业家的通病。由于我们对自己的专业过于自信,使得我们常常忽略读者是怎么想的,社会是怎么期待的。

  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用反推法看看十年后图书馆将是个什么模样,然后再决定从现在起我们该怎么做。

  要踩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

  我想起了一个关键词:地平线。前些日子我看到一篇报道,说一批日本学者在研究,为什么日本的一些世界级大企业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会落后于韩国三星?后来发现,原因在于这些企业仍停留在20世纪的地平线上。20世纪是以技术力为主导的世纪,而21世纪是数据的世纪,讲究的是数据力,因此他们认为,日本要积极推进数据革命。日本人的反思也值得我们反思。我们是否也是身在21世纪,却仍然踩在20世纪的地平线上呢?地平线不同,语境不同,思考方式和话语体系也是不一样的。

  要了解这种现实环境变化,这里我讲几个数据:

  首先看技术发展的数据。有数据表明,2016年全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将突破25%25%是一个标杆,表明它即将处于主流化阶段。现代技术普及的速度非常迅速,以美国为例,从发明到在四分之一国民中得到普及的产品中,收音机花了31年,彩电花了18年,移动电话花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了7年。今天全球正在从传统互联网快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其次看出版界的数据。普华永道2014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起美国的电子书销售额将超过纸质书(含有声书)的销售。电子书销售将持增长趋势,这是否意味着电子书阅读器也会增长呢?答案是否定的。多种迹象表明,专用型电子书正在走下坡路。2009年至2014年美国电子书阅读器持有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但2015年出现骤降。虽然其中会有某种偶然因素,但电子书阅读器销售和拥有的下降是必然趋势。

  在我国,电子书产业尚未成熟。但最新发布的《网民阅读偏好(2015)报告》显示,手机阅读为26.8%,虽排在纸质阅读(51.9%)之后,但高于“电脑屏幕阅读”和“电子书阅读器”。国内外有关新阅读载体的调查表明,不仅 BYOD (自带设备)方式已成现实,而且可以看出手机阅读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首选。

  再来看看图书馆的数据。根据我们对美国公共图书馆近十年流通数据的推算,2016年与2017年之间纸质书流通量在总流通量中的比例将低于50%

  那么期刊呢?PCG(出版人通信集团)在2013年对全球600多家图书馆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7%的图书馆购买电子类期刊,其中订购纯电子期刊的为62%,而订购纯纸质期刊的为22%,混合型订购的仅为16%。从地区来看,北美采购纯电子期刊的比例最高,大约为76%,南美最低,为44%,也就是说,大部分图书馆在电子期刊订购上都已达到或超过临界点。临界点往往是考察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过了临界点意味着数字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如何从未来看现在

  对于未来,虽无法做到精确预测,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可能发生的情景。未来十年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模样,不少图书馆做了情景分析。这里举两个例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和英国不列颠图书馆。

  新南威尔士州立图书馆于2009年发布了2030年远景报告,然后又进一步做了回顾和评估。2009年发布的远景报告以四本书的书名描绘了2030年的四个情景:《寂静的春天》情景、《建筑如何学习》 情景、《神经漫游者》 情景和《华氏451度》情景。四本书合在一起,纵轴讲信息通信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由上(混沌)而下(秩序),横轴讲空间和社群与图书馆的关系,从左(实体)到右(虚拟)。这四个情景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呢?比如,在对待图书和空间的问题上,《寂静的春天》 情景注重纸质书和家庭,《建筑如何学习》情景看重两者的平衡和第三空间,《神经漫游者》情景倾向细分市场和小众舒适,而《华氏451度》情景强调虚拟性的电子平台和远程交流。2015年,该馆重新审视并肯定了这一报告,并认为过去五年一些趋势正在加快实现,但指出没有哪一情景处于主导地位。

  不列颠图书馆对五年前所作的2020年战略报告做了评估,然后又发布了20152023年战略报告。新的报告提出,五年过去了,所有的趋势在持续:如技术变化的节奏没有减缓,研究人员和信息用户对数字服务质量的期待仍在提升,合作研究模式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有新的变化:如大数据、开放数据、创新文化、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以及政府投入的减少等。

  这两家图书馆的战略报告都肯定了前一次预测,也都强调需要关注和回应新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新技术对发展的影响。

  有专家在对2014年英美等国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中发现,“平衡”一词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有关图书馆发展的表述中,据此认为,在变化的知识环境中,图书馆趋向从环境、资源、空间、内容和角色等多个维度寻求新的平衡,并归纳出五个“新”,即图书馆在开放知识环境中寻求新定位,在数字时代形成馆藏管理的新机制,在创新环境中开发馆舍空间的新功能,在数据环境中发掘内容资源的新价值,在传统角色和新角色间保持新平衡。

  未来十年该怎么做

  未来十年,转型将成为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关键词。要踩住时代的节奏,我们必须要扎实推进转型。我想用“三个中心”来归纳:一、图书馆是知识中心,它将超越图书,超越传统图书馆;二、图书馆是学习中心,阅读依然是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但图书馆的工作将不仅限于阅读,还包括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健康素养等教育;三、图书馆是交流中心,它是各类社群互动对话的空间。

  第一,图书馆是知识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发布了一份《科学报告:面向2030年》。报告明确指出,2030年,科学不仅使用数据来创造,任何科学发现的基本产出也是数据,提出“对未来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将是大数据和开放”,并强调将以此作为核心战略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今天,科学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科研范式从几千年前的实验科学为主导,到几百年前的理论推演为主导,到几十年前的计算仿真为主导,到今天,进入了一个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时代。有专家认为,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单元,将从作为研究成果的学术杂志及论文,向作为研究过程的科学数据及预印本转移。也就是说,科学的成果方式可以是纸上的东西,如书或论文,也可以是某种产品或数据。为此,我们不仅要收藏数据,而且还要给这些数据编目。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谈数据为时尚早,我们有多少可开放的数据呢?

  20138月欧盟就发表了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同行评议论文数的40%已实现免费获取,而在一些国家和一些领域已经超过50%的临界点。图书馆的使命是为读者提供最及时、最可靠的信息,如果图书馆仍只提供订阅(收费)期刊的话,那么相当一部分免费期刊资源就将被排斥在外,而这一比例正在不断上升。

  国外一些研究型图书馆早已在数据管理上精心布局,如国际知名的基础研究出版公司(Primary Research Group)于20137月发布的对世界范围内知名高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表明,约63.33%的大学图书馆提供数据管理咨询等服务。

如今在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已经相当普遍,如美国有94%的公共图书馆提供此项服务,而2010年这一数字是72%。在国内,不少图书馆已经启动电子书服务,并在数字阅读方式上取得不少创新成果。但从总体上来讲,这些数字化服务只能算是某种点缀,并没有成为一种常规性的业务。

第二,图书馆是学习中心。

  阅读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业务,图书馆再怎么转型,也不可能放弃阅读。根据OCLC(即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全球最大的图书馆网络)的估计,全球有100万家图书馆,这些遍及城乡各个角落的图书馆形成了全球最完美、最接地气的全民阅读网络。

  我们从国际图书馆界改革卓有成效的英国伦敦“概念店”和新西兰林肯大学图书馆就可以看出,这两家图书馆都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并与其他功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而从国内情况来看,图书馆虽然重视阅读,但在全民阅读方面的话语权很小,全国及各地的全民阅读条例基本上都是由出版界领衔推进的。

  今后图书馆仍应将阅读置于首位,但会把阅读置于整个学习体系中,不仅重视文化素养,而且将与信息素养、技术素养、健康素养等结合起来,以学习推动素养教育。

  第三,图书馆是交流中心。

  历史学家谢尔比·福特曾经说过:大学就是环绕图书馆的一群建筑。公共图书馆也一样,常常被誉为城市的中心、社区的心脏。图书馆之所以设置在中心,是因为以前知识是浓缩在书本里的,人们必须走进图书馆借阅。耶鲁大学英国文学教授廷克1924年在给毕业生的一次演讲中说,大学有三大标志性要素:学生、教师和藏书,最重要的是藏书。为了不让建筑喧宾夺主,耶鲁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馆长特别让人在入口处写下:这不是耶鲁图书馆,图书馆在里面。

  其实,图书馆作为交流的空间从近代图书馆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欧美公共图书馆前身是会员制图书馆,也叫社交图书馆。1727年富兰克林成立Junto(秘密讨论组),由于讨论要有论据和资源,于1731年创立费城图书馆公司,成为美国最早的会员制图书馆。

  在网络化的今天,我们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藏书了,那么还有没有必要在城市的中心或者大学的中心设立一个大书房呢?今天的读者是如何看待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的呢?

  这一点从读者对图书馆态度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于20154月前后对2000多位读者进行调查,在被问及:图书馆撤出部分纸质书及书架,改建成技术中心、会议室及文化活动室的话,你会认同吗?30%的人“认同”,25%“不认同”,而3年前对同样问题的回答是,20%“认同”,36%“不认同”; 在被问及图书馆是否应该缩小空间面积的时候,64%的人反对,认为图书馆应增加面积。图书馆到底需要不需要,读者说了算,读者之所以认同图书馆,是因为在图书馆他们既能进行个别阅读,又能讨论交流,既能获取信息,又能体验和使用各种学习工具。

  未来图书馆应该是怎么样的空间呢?美国图书馆与情报资源理事会2014年发布的“变化中的图书馆与情报服务事业”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大部分图书馆建筑都将成为“知识共享空间”。

  今天,已经有不少图书馆着力于空间再造,并创造了无数有价值的实践,如英国伦敦的“概念店”、美国田纳西州查特奴加市图书馆的“创客空间”、芬兰赫尔辛基市图书馆的“城市办公室”等。这里特别要说一下“城市办公室”,它源于社会上流行的“联合办公”,赫尔辛基市图书馆将“联合办公”引进图书馆的目的,就是要激活社会上分散的知识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交流和切磋。“联合办公”不只是为了提供一个集体的办公场所,而在于场所分享和思想分享的结合,当图书馆要素加入到“联合办公”之后,这种分享更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内也有不少图书馆致力于空间再造,为图书馆转型创造了许多新的样本和案例。图书馆作为空间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开放资源是当务之急

  图书馆要增强与社会的关联度,不仅要参与到经济、文化发展之中,而且要融入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之中。

  当务之急是开放资源。这里有三层含义:第一,向社会开放数据。开放数据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图书馆数据作为一种公共资源更应该对外开放。我们以前强调的是免费对外开放图书和期刊,今后应在符合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免费开放数据资源。据有关统计,到“十二五”末,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工程数字资源总量将达到10000TB,其中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00TB,每个省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100TB,每个市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30TB,每个县级数字图书馆可用数字资源量达4TB。这只是公共图书馆,大学、研究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更多,这些资源基本上都处于一个个“孤岛”状态。所有的图书馆资源若开放的话,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是无法估量的。

  第二,与社会共建资源。要共建,必须统一格式。图书馆习惯于繁琐的格式,对其他领域的格式有排斥倾向,也不愿意采纳社会上通用的格式,因此图书馆的数据往往无法与社会数据共享。现在OCLC和美国国会图书馆都在探索与社会通行的格式统一起来,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格式一旦统一或兼容,数据的利用和再利用就变得更加容易。这是迈向数字化社会的一个方向,要推进数据中心建设,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一步。

  第三,与社会共享资源。开放数据、开放格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共享资源。

  总而言之,到2025年,图书馆将成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其主要功能不只是提供图书和信息,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资源优势,向支持人类学习和创造知识环境的方向发展。用一句话概括,图书馆不只是一栋建筑、一个机构,而是作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图书馆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关联度将更为密切。

来源:经济网(吴建中在中国图书馆学会2015年会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