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服务

【“千山书院·我读我悦”活动征文】慈悲与智慧的化身——昭明太子萧统

发布日期:2024-05-07点击: 作者:

“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看到这句诗里的昭明,我马上就想到了我们襄阳著名的景点:昭明台。 

萧统字德施,是梁武帝的长子,作为将来要接管帝国的太子,萧统自幼就接受皇位继承人的教育。他五岁读遍《五经》,9岁时,萧统讲《孝经》,尽通大义,朝野皆惊。不仅才识过人,更难得的是,萧统还以仁德著称,深受百姓爱戴。12岁时,他去观看审判犯人,在仔细研究案卷后,他表示:“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从轻判决。如果有人死去无棺收殓,萧统就施舍棺木;每次听到百姓遭受赋税劳役之苦,他总会面色沉重。而且,萧统做这些事,都是匿名的。

自古红豆多写爱情,萧统的爱情也与红豆有关,萧统笃信佛教,在一处佛寺中认识了一位叫慧如的女子。慧如很懂佛法,经常与萧统谈论佛法。萧统渐渐与慧如产生了情愫。但是两人间的爱情得不到当时人们的认可,慧如郁郁而终。相思成疾而终。痛哭不已,慧如送给萧统的红豆被萧统含泪种下双红豆,长成大树 红豆殷红如血 犹如心脏 并将草庵题名红豆庵,满怀相思悲苦离去。此树历经千年到元代曾一度衰败成枯树,但到乾隆年间忽又在主干上萌生四株新枝,一直长到至今,犹如虬龙老树依然开花结果,当地人都视这棵千年红豆树上所结的红豆为吉祥物,并拿来馈赠亲友。

在文学成就方面他编撰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作品共60卷。《昭明文选》选材严谨、注重词藻,所选的大多是典雅之作。在过去文人的眼中,一向被视为文学的教科书,是士子们必读的一部书。自从有了《昭明文选》,这才使中国自先素来文史不分现象有了明确的分界。《昭明文选》继往开来,对古今文体做了全面的阐述、辨析和整理,它是中国第一部按体区分、规模宏大的文学总集。

然而多才者寿短,萧统自“蜡鹅厌祷”一事后父子间也由此渐生嫌隙,萧统对此有口难言,分辨不得,终日郁郁寡欢,在游览后池,乘舟采芙蓉。在萧统采花的过程中,因船中女眷晃荡,导致他不慎落水,被救出时伤及大腿,自此一病不起,后来终于撒手人寰,谥号:昭明太子,取自《文心雕龙·宗心》“昭昭如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意为有着如日月一般光辉的才情和星辰般的高尚的情操。

(大数据与会计2303余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