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审美素养。为了让我们感受音乐中的美,学会如何用音乐塑造美,创造美的世界,我校图书馆有关负责人邀请湖北文理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谢秀敏在惠济楼阶3开展音乐艺术主题讲座——寻找音乐欣赏密码,创造美好音乐生活。
起初,主讲谢秀敏老师首先提出几个问题:“音乐为我们带来了什么?”“能否改变我们的生活?”等引得我们的深思。音乐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音乐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共鸣,让我们在旋律中感受情感的涌动。我们能从音乐中体会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有音乐伴随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便不会孤独寂寞!
活动中,谢秀敏老师围绕声音的艺术,音乐作品的分类,声乐,器乐,音乐的基本要素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音乐的概念,了解了音乐的功能,播放了经典乐曲片段,讲解了经典乐曲的特色及欣赏要点,接着谢老师通过播放或自己演唱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讲述了关于音乐的类型,带领我们沉浸式感受节奏之美,乐曲之美。
谢老师通过播放莫扎特的《魔笛》,中国古典音乐《十面埋伏》等作品,带领我们欣赏中外音乐中不同类型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作者演唱歌曲的唱腔差异,情感差异。谢老师强调,音乐作为我们表达情感的渠道之一,它更能抒发作者和演绎者的内心情感,音乐是一种很美的艺术,不管是激烈的还是优美的,都有震撼人心的巨大效应,用不同的旋律与节奏感染着每一个聆听者,美好的音乐可以永存世间。
最后,谢老师通过纯音乐式与综合体验式,侧重作品式与侧重表演式,刺激式与背景式讲解了音乐的欣赏方式。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人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每一首歌,每一首曲子,都有一个创作人。他都是创作者要书写的一个故事,歌那么多,故事那么多,总会有几个故事和自己重叠,和自己共鸣,可以让自己可以停下来好好思考,思考自己,思考人生。
本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听觉盛宴,不仅让我们对音乐之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更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一种健康,高雅的艺术活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必定将会更受我们的欢迎!
(医学院检验2302班 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