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服务

【“千山书院·我读我悦”活动征文】揽荆楚灵秀,品襄城神韵

发布日期:2023-06-05点击: 作者:

襄阳,雄踞汉江中游平原腹地,形成了融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汉水文化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一座拥有28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在襄阳两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历程中,诗歌如同百花园中一支芳香四溢、艳丽无比的奇葩,引领着襄阳文学的前进方向,尤其在先秦时期、李唐时期和现当代时期,更以其耀眼如炬的诗歌名家及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掀起了襄阳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次创作高潮,成就了令襄阳人引为骄傲的中国文艺史的佳话。

从昨天吴教授讲的汉江讲座中,使我更加了解到了襄阳这座城市背后神韵和内涵。也知道到了很多描写襄阳神韵的著名诗人,如:中唐诗人张继襄阳人,留有《枫桥夜泊》等50余首名诗传世。五代时,襄阳属山南道(实即山南东道)襄州;皮日休晚唐诗人,家住襄阳鹿门山,他的诗与陆龟蒙齐名,时称“皮陆”。

其中最令襄阳人骄傲的是诗坛巨擘孟浩然。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也是襄阳历史上第一位通过诗歌方式大力宣传家乡自然山水的诗人。其《秋登万山寄张五》《与诸子等岘山》《夜归鹿门山》《登望楚山最高顶》《初春汉江漾舟》《高阳池送朱二》等诗篇,皆为描摹歌颂襄阳山水之佳作。值得称道的是,在唐代数以千计的诗人中,孟浩然还是以布衣身份被皇帝诏令入京第一人。此事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一大新闻,极大激发了青年士子们的写诗热情。而在今天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力,据获襄阳市批复的鱼梁洲(2015—2030年)建设规划,作为襄阳“城市绿心”的鱼梁洲,未来将在环岛景观带江东一侧树立“汉水女神”的巨大雕像,这个颇富诗意的汉水文化具象性标志符号,将成为继万达广场诸葛亮巨型铜像、岘山孟浩然巨型浮雕之后襄阳的又一文化地标建筑。

在这次的讲座中也知道了很多的典故的来源,比如:杜预沉碑:羊祜的继任者。伐吴成功后,凿表功二碑沉于谷底,历来传为佳话。《晋书·杜预传》曰:“预好为后世名,常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刻石为二碑,纪其勋绩,一沉万山之下,一立岘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为陵谷乎!’庞公隐鹿门:庞德公隐居在鹿门山,刘表多次请他做官,但他都拒绝了。刘表问他为什么不保全天下,庞德公回答说:“我们人的取舍与行为举止如同是人的巢穴一样,天地万物都是只为各自得到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保全天下并不是我的理想。”这个典故反映了庞德公的高尚品德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被后人广泛传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邓遐、习家池、楚襄王、庞统、羊祜、龙翰凤雏、三献和氏璧等历史典故。

古诗词赞美宣传了襄阳的美景和文化。从古诗词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风景如画、特产丰富、交通便利、风俗淳朴、典故众多、人才辈出的山水名城、历史文化名城、诗歌名城。


(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2201 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