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青春埋葬在“图书馆”

2014-11-11 

正如龙应台所言: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我坚信阅读的力量、梦想的高贵。我无法永远年轻,我们终将老去,变成尘土、化石和星空。当我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希望能留下点什么,留下我的青春,留下“思奔”的足迹。—赵健(南师大学生)

读书会是“精神流浪者”的避所

“思奔”是刹那的灵感迸发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中,三十位青年聚首南京,晨读、拉筋、静坐、冥想、沙龙,他们老派的行为及作风一时在南京受到多方关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的活动的组织者竟是一位不满二十岁的青年—赵健,赵健称这是一场“思奔”,既是思想的奔跑,也是身体的奔跑,“让自己暂时地出离纷杂的平庸生活,甩开一切与考证、找工作有关的烦闷,以书为床,以梦为被。”

年轻时做什么事情不重要,重要的待在你身边的人及你每天所读的书,大学,既要学一场,也要梦一场,谈起发起“思奔”的初衷,赵健说,它的诞生有些偶然,“某天躺在床上,‘思奔’这个词突然闪现在脑海”;而思奔又仿佛是个必然,“我想把‘思奔’作为自己的成人礼”。

不单单把“思奔”当做一次刹那的灵感迸发,这个二十岁的年轻小伙从来都有着十足地行动力,从当天下午起,他就拟好了一份《思奔青年手册》,手册里记录着这个青年所有的“奇思妙想”,没错,在接下来的寒假里,他将召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去南京最文艺的书店、咖啡馆、教堂、美术馆、大学……在那里,所有话题只关乎诗歌、信仰、公益、商业、电影、梦想……

“春天,轰然到来,”王小波书中的这句话一直令赵健动容,赵健说,希望我的青春也像春天一样轰然而至、缤纷绚烂。为这场足够“轰然而至”的青春,他去读书,去做公益,去组织“思奔”,如今一场“思奔”被冠之以赵健之名,他用读书改变命运,他想用读书去影响他人。

其实,早在“思奔”之前,这个青年就拥有了自己的读书会嘤鸣读书会,嘤鸣二字源于《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赵健称,读到这句话时,有种莫名的感动,“我并不是简单的‘我’,而是遇到的每个你的组合,梦想,并不是孤独的旅行,不是吗?”

第一次见到赵健,是在他的嘤鸣读书会上,作为读书会的主持人,这个青年展现出了他出众的口才,娴熟中却不乏激情,或许你很难想象这个刚满20岁的青年,“曾让我憧憬无比的大学生活使我失望无比,在我的想象里,大学应该是充满沙龙、聚会、思想激荡的地方,而现在呢?我们被各种游戏、考证、压力充斥,我们过早成人化,青春被消耗殆尽,仿佛不曾出现过。”

不愿在平庸中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赵健组织起了自己的读书会,“或许,在大学里潜在着一群‘精神流浪者’,他们不满现实存在的状态,却不知道用何种方式去改变,我想为他们创造一个平台,可以释放他们热情的平台,希望嘤鸣读书可以成为他们远离现实的暂避所。”

在读书会上,有个环节叫做“相书会”,“参与者们用抽签决定书的交换对象,你收获的不单是一本书,更是一段回忆与经历。”

“青春在这里度过了一夜又一夜,从十五楼的窗户向外望去,才发觉自己孤单。我哭、我笑,我想念一个人,他不是先知,是失去向导的使徒,他单薄的胸膛鼓胀如风炉,一颗心在高温里融化,透明,流动虚无,”这是赵健在图书馆里留下的心情。自大学起,泡图书馆成了赵健最大的乐趣,就大一一年他就读了100本图书,“读书馆里的时间是飞逝的,不知不觉便到了深夜。”可是,期末考试的那段日子令赵健有些尴尬,“期末考试期间,大家早起去读书馆占座看书备考,我也五点半起床去占座,所不同的是,我不是去备考,而是去看‘杂书’。”

除了泡学校的图书馆,他也去寻找南京各处可以尽情而泡的图书馆,在泡图书馆的过程中,他也结识的很多忘年交,安仁中医图书馆的馆长今宁先生就是这么一位,看这个青年爱书如痴,便赠给了他一把图书馆的钥匙,以便他可以随时来此地看书。正是在安仁中医图书馆里,他恰好读到了《小雅·伐木》里的那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赵健说这句话好像刺中了他的心灵,不久后如你所知,“嘤鸣”成了读书会的名字,“这是分享的快乐。”

本文来源:南京龙虎网-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