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该怎么读

2019-03-19 

 

一、读书的目的

读书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学习书中的某些东西,而是读书这个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的心静了下来,认清了自己,而学习只是额外的礼物。

把读书当成一个乐子,就像和你喜欢的一个人在聊天,就像你喜欢的一个人在给你讲故事,千万不要和你不喜欢的人聊天,最好不要和人格有问题的人聊天。在此基础上,没有必要说非得要看什么什么书,随意一些,读不下去的书不如不读。

二、好书的选择

读不懂的书不如不读,读的头昏脑涨一点儿没有兴趣的书除非是非看不可,否则千万别死磕,这会让你对读书丧失兴趣。

打个比方说:从你第一次接触女人就让你接触大把凤姐之类的女人,之后你会对女人丧失兴趣,看看好多人高考完之后的表现,把各种书撕烂,说:以后再也不用读书了。

怪木西西本人选择读书的两个标准:第一、感兴趣。第二、价值不低。

比如怪木西西喜欢武侠,但是读的武侠也仅限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家的作品。

从简单的,感兴趣的书读起,然后徐循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金庸的武侠小说读起,怪木西西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对古代经典书目产生了兴趣,读《史记》《道德经》《孙子兵法》还有国学、佛学之类的书也产生了兴趣,而且能慢慢读懂;从古龙的武侠小说读起,怪木西西也对现代诗歌,西方经典诗歌产生了兴趣,也能欣赏一二,这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吧!

读的书多了,一些诘屈聱牙的专业书籍也会慢慢能读懂,很多书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其实阅读就是那么一回事。

《罗辑思维》中罗振宇曾说,读书的选择,不是选择书,而是选择人,如果某人的观点很好,就可以查看某人的很多书,和某人推荐的很多书,西西在这里不以为然,刘德华、周杰伦、王菲、张国荣唱的很多歌曲都是经典歌曲,但是能说他们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好歌么?

只要找到一本书,按照上面的方法细细读来,就能做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找到更多好书。

三、没有必要读完一本书

随便问一个朋友:这本书怎么样?

朋友回答: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读书,不是为了把某本书看完,而是读到这本书中的哪怕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一句话,一个词语,千万不要在读书之前就给自己下一个魔咒:“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把很多书当成一本字典去读,需要的时候翻一翻就好。《恰同学少年》里有一段对毛泽东读书的描写,相信很多人在电视中也看过这样的桥段,很多人在油灯下通宵读书,身边总是放很多很多本书,他们哪能一晚上就读完这么多书啊,他们更多时候是用来查阅。

不过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不懂的地方、想深入了解的地方,直接百度就好。

《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毛泽东看报纸,里面有一个专业词不懂,查了字典,和同学讨论,最后遇到一位懂英文的老师才解答了这个问题。这样看来我们读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有互联网。

四、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读书

读书中,遇到不懂的段子,想深入了解的地方,不懂的词汇,马上求助度娘,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做个问号的笔记就好,等着读完全本之后再回来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

千万不要搁置问题,我的读书经历告诉我,搁置很多情况下意味着永远搁置,有好的词句,段落,马上做笔记,抄下来(以前一直用的摘抄本)、收藏(现在更多阅读电子书,直接用有道笔记保存起来)

读书重慢不重快,欲速则不达,让你牛逼的地方不是你在两天时间里读完一本书,而是你用很长时间,真的把这本书读懂了,读透了,触类旁通又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五、如何读读不懂的书?

有些书,很乏味,读不懂,诘屈聱牙,但是很有价值,想读完,想读懂,怎么办?

看书,看不下去的时候读出声来,一字一句的读;读到恶心的时候抄写,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慢慢就会进入状态,抄写能让人的内心静下来,静下来的时候就能读进去书了。

抄写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逐字逐句的抄写,另外一种方法是列提纲。就像小时候我们上语文课一样,看完一段之后再文章上标注这段话的段意,然后列出每一段的段意,分层,分部分,看作者的行文逻辑,结合书的标题和本章节的标题,总结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那些作家们是怎么写书的,反正西西写东西之前都是先有一个观点,然后找把能联想到的都写下来,列一个提纲,然后慢慢展开去阐述各个观点,如果其他写者也是这样的话,那么在读书过程中做提纲笔记,那么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

细想一下,写文章,和人聊天,做PPT等,都需要一个条理清晰,所以一个提纲还是很重要的。

西西有一个不良习惯,从高中时候养成的,读书时候喜欢在书上乱写乱画,做标记,抄写某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的段意,这段话能产生的联想等等,某个词不懂,就百度,然后在旁边做注释,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为了回头过来看,而是写一遍,能加强记忆,也就是解决了这个问题。一本书读完,基本上这本书就涂抹的不成样子了。

再说一个做提纲笔记的好处,比如看到一句话:一个穿红色鞋子的男孩从街道上跑过。这句话有很多元素,红色、鞋子、男孩、街道、跑,这些元素组合成一句话,然后写到纸上,然后读者看到。其实如果是你看到这个画面,那就是一个整体画面,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元素,所谓语言,就是把看到的,或者想到的一个整体拆分开来,然后才能表达。而如果你把提纲列出来,那么你看到的就是一个整体,把各个元素还原为一个整体,在一张纸上列出提纲,然后眼睛传达到大脑里,能加深理解。

六、试着自己写点东西

写过东西的人能比没有写过东西的人更懂得珍惜读书,我见很多人,翻看文章,都是草草浏览一下就完了,如果你是一名写手,那么你就能懂得,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一个人,深夜,灯下,敲字……你会更懂得珍惜。

怪木西西做为一个写手,他的心境是这样的,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观点,一个突发奇想,然后产生联想,找一其实些素材,然后还原或者证实、分解这个观点。很多时候写手本人也不是完全就很懂,写出来的观点其实并不能完全表达作者的心境,反而一些素材能体现作者的心境,所以西西又作为一名读者,很多时候是深挖掘那些素材和故事的,这样才能更加懂得作者的想法,甚至能做到一些补充。

七、读书时候胡思乱想怎么办?

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子的,反正西西是这样的,读书的时候总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冒出来,不要认为这些想法是在干扰你,其实这是读书的一种境界,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效果。有一种佛家的说法叫空杯,只有把杯子里的水倒掉,才能装进新的东西。读书的主要目的是能让我们的心灵静下来,看清自己,这个过程就是做到了空杯,这时候你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甚至顿悟。

比如你做题,做了一下午题了,头昏脑涨,有一道题就是不会做,这时候你死磕是没有用的,你试着出去打一场篮球,大汗淋漓,回了教室之后你忽然就思路清晰了,这道题会做了。

再比如,你手头有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没有一点办法去处理,怎么也想不通,这时候你试着去喝杯咖啡,说不定你会能想通它。

读书就是这个道理,在读书过程中,你产生的想法,思路、记忆、联想,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有这个想法的时候,马上记录下来,在读完本章之后就扩展它,完善它。注意,这里要提醒一下,一定要读完本章或者本节,不要看到一句话有了想法就马上去扩展,这样的话就真的是分心不能看书了。

最后以父亲给我的一句忠告结尾:读书,读的不是内容,而是那种感觉,在读书中把心静下来,静下来才能看清自己,一个人只有看清了自己,才能活的有意思。

来源:文森书房 叶绒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