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好书推荐(11)

2016-12-09 

《北鸢》作者: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任教于高校。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谜鸦》《浣熊》《戏年》等。部分作品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国文字,获多种奖项。

“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江河。”继《朱雀》之后,作家葛亮的“中国三部曲”第二部《北鸢》再次书写近现代历史、家国兴衰。葛亮首次追溯祖辈身世,叙写家族故事。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政客、军阀、文人、商人等轮番登场……气魄雄浑、书写精心、富于文化气息,绝美古典工笔再现一幅民国“清明上河图”。

《谁在收藏中国》作者:谢林布里萨克:艺术史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获奖纪录片制作人,美国《考古》杂志特约编辑。卡尔蔠耶:历史学家,任教于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张建新:长期从事中外文物、博物馆交流工作。

这是一部介绍美国(西方)在百多年的近现代历史上如何获得亚洲(中国)艺术珍宝,以及具体有怎样的规模和价值来“收藏”中国的另类艺术史著作。二位美国作者的学术领域恰好是艺术史与历史,很好地覆盖和表达了本书所要反映的话题。这是一部颇富趣味性的书,哪怕很多中国读者读来时时有穿越时空的内心刺痛。

《另一个世界》作者:林西莉(1932—),瑞典文的名字为塞西莉亚·林德奎斯特,是瑞典最杰出的“中国通”之一。《汉字王国》和《古琴》双双获得奥古斯特奖,《另一个世界》获得谢尔格伦奖。2016年获得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瑞典人林西莉是个中国通,上世纪60年代初她曾在北京学习,此后更是多次到中国。这本用镜头记录的1961-1962年的中国,呈现了她眼中对这个古老东方国度零距离接触的记忆片段。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因为她的外国人身份和西方视角,使得这部图文并茂的影像记录有着区别于不少同样呈现那个年代的摄影作品之处。

《1493》作者:查尔斯·曼恩是《大西洋月刊》《科学》和《连线》杂志的撰稿人。他也为《财富》杂志、《纽约时报》等供稿,曾三次进入美国国家杂志奖决赛的作者,另一著作《1491》赢得了美国国家学院传播奖的年度最佳图书。

五百年来,世界是怎样被连接在一起的?文化、历史、物质是如何流通、传播的?这个过程中有哪些东西被保留又有什么地方产生流变?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交流便捷、国际贸易活跃的全球化时代去读这本书显然有着探究和寻求上述答案的效果。作者查尔斯·曼恩足迹遍及世界,将十五世纪之后的世界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中国朋党史》作者:朱子彦,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已出版著作《朋党政治研究》、《中国皇帝制度》、《汉魏禅代与三国政治》、《帝国九重天》、《皇权的异化:垂帘听政制度》等。

这部解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社会生态的著作主题独特,作者从“朋党”的定义、类别等常识写起,从上古时代追溯起,纵贯中国古代史,史料整合与学术剖析相结合,将“朋党”置于中国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乃至思想走向中观照,详尽写出中国朋党的来龙去脉,以及若干朝代中与朋党相关的动荡与纷争,文本深刻而流畅。

《大国大城》作者: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客座教授受聘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主要研究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学。

雾霾弥漫、房价高企、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这些不时出现在媒体上、朋友圈的字眼是近年来越来越高频被聚焦的社会问题。作者将中国经济放在全球化背景下考量,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政府与市场、政策和民众的关系进行解读,进而强调政策连续和区域发展以及GDP均衡才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金钱与好的生活》作者: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英国华威大学政治经济学荣誉教授。他的作品《凯恩斯传》获得了多个奖项,1994年成为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哲学讲师,为《展望》等杂志撰稿。

本书的主题就是:我们究竟需要多少钱,才能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本书是由《凯恩斯传》的作者、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携手他的哲学家儿子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写作,将带领读者结合经济学与哲学的观点来审视和思考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难题,并尝试找到金钱真正的价值,告诉读者什么才是美好的生活。

来源:信息情报部 叶绒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