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编目员面对的挑战

2019-10-10 

   在互联网+的新形势和背景下,息化设备与移动互联设备的应用更加广泛,文献编目的模式更趋于多元化,对图书馆编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图书馆编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不完善之处,严重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编目馆员专业素质不高、标准化使用不统一、联机编目数据难以有效衔接、书名著录错误或不规范、丛书与多卷书的编目较为分散、外语及小语种图书的编目较为混乱等问题,图书馆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更快发展。

   文献编目是为文献编制款目并将它们组织成目录的过程,简称编目。编目作为知识组织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无序的文献信息组织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检索体系,在整个图书馆的业务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图书馆传递知识、联系文献与读者的媒介,是图书馆技术服务的核心,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文献编目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朝着数字化领域发展,今后的发展方向在于能够共知、共建、共享信息资源,联机编目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趋势。图书馆编目是对文献资源进行分类,完成目录的编制以及馆藏目录体系的构建,这也是图书馆中最为关键的业务工作之一,是图书馆提供相关业务的基础和前提,能够更好地提高文献信息服务,做好编目工作对于图书馆的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一、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编目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1)编目中采用的标准不一致。文献编目既是图书馆联系读者及用户的桥梁,也是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标准的文献著录、统一的数据格式、规范的款目,是书目数据库的基本要求。因此,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中文普通图书统一著录条例》、《文献著录总则》,以及《中国机读目录使用手册》、《中文图书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中文图书数据处理规程》、《中国机读规范格式》、《中文机读规范格式使用手册》等工具书。但是,由于不同系统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不同,对于编目工作以及编目标准化的认识程度也不同,导致编目的差异,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图书馆数据资源的有效共享。(2)编目中套录的数据不规范。网络环境下联机合作编目已经成为目前文献编目的最佳工作模式。因此,套录数据已是编目员利用现成的编目数据编制文献款目的重要手段。我国目前除“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外,还有一些区域性的联机联合编目中心,如上海市文献联合编目中心、重庆市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等,以及书商配送的数据。有些图书馆的部分编目还可以参考第三方提供的有使用权的书目数据、网上免费书目数据等。由于出现了数据多来源、多规则的现象,从而导致套录陷入混乱。另外,在丛书、多卷书的著录问题上,还存在同一套丛书或多卷书的著录方法不一致,有的分册分散著录,而有的分册又集中著录等,也给数据的套录带来很大麻烦。 3)编目外包后对质量的影响。编目业务外包弥补了图书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加快了文献处理的速度。但是,承包商的工作人员来自招聘的合同制员工,其流动性很大,数据质量很难保证长期性和稳定性。由于采取计件工资制,定额量高,他们在工作中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加之质量检查也只是一般性的抽查,从而影响了编目的质量,而过度的检查也会造成不必要人力、财力的浪费,失去编目外包的意义。

2、编目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1)编目员知识的结构差异与淡化。 新形势下的编目员队伍将是懂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精通外语、具备某一学科知识背景,同时又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的图书馆编目员队伍素质现状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组的人员从年龄、学历以及从业经历都存在较大差异,40岁~50岁以上人员都来自不同岗位,多年的编目工作经验,使他们有很深的造诣和系统编目知识,但学历普遍不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外语水平偏低。而组内的年轻人,均是新招进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等,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自方方面面,但图书情报专业的不多。况且,近年来的业务工作不断变化和调整,编目著录规则随时更新,使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和担当编目工作的重任。 另外,由于使用联合书目数据库的套录,几乎不需要编目员利用编目知识来进行以往的原始编目。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淡化了编目人员的专业意识。过于盲目地信赖权威机构数据,养成搬来则用的依赖习惯。长此以往,造成编目员工作水平的下降,编目知识逐渐淡化。 2)编目员心理冲击与失落。随着套录书目数据、编目外包形式的出现,原始编目工作量的减少,编目员只需要对套录数据进行简单的编修工作,让中、高级编目员从事套录是一种浪费,也使编目员失去了以往的权威地位,对编目员的心理产生了较大冲击。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了编目数据的质量下降,编目员也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3、编目馆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编目馆员的专业素质极大地影响到图书编目质量,高水平、业务精湛的编目馆员能够科学合理地把握编目工作的要求和方向,有效完成文献的分类标引、著录以及主题标引等。编目馆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编制书目数据时会出现不少著录错误。其中在主题标引方面,能够更明显地展现出相关编目馆员的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从大部分图书馆的人员配置来看,通常有12人从事编目工作,其专业素质一般不高,很少通过交流和沟通来校正错误。

4、编目标准化使用不统一。如今,大多数图书馆都实现了网络化和信息化,在此过程中,规范化与标准化是网络自动化的前提和基础,为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馆员在图书编目中能够借助较多的外部数据源,图书馆编目人员所用的分类法以及在理解相关的机读目录格式和著录规则方面有较大不同,会编制出不统一、不标准的书目数据。此外,不同的标引工具也会产生不统一的数据,如果运用了系统的标准及规则,但是不能完整或及时地制定细则,就会形成不一致的著录内容。

 5、书名著录错误或不规范。从编目实践来看,部分编目馆员未能准确地根据著录标准录入书名中的相关数字或符号,不能规范地使用简、繁字体,空格使用不合理,全角半角不准确,大小写字母不正确,助词“的”“地”“得”错误,不少有着相同读音的字词输入错误,使得读者不能检索到这些图书。此外,相似的字也出现了输入错误,从正、副、并列、丛编等不同题名来看,存在着不统一的著录标准,为检索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6、丛书、多卷书的编目较为分散。部分编目馆员对丛书以及多卷书的编目问题有自己的看法,重点是关于集中著录或是分散著录方面,很多图书馆的馆员比较倾向于分散著录。在多卷书的编目方面,无论是集中著录或是分散著录,通常情况下各分册的分类号都是一样的。而丛书的编目是重点,要注意在分散著录的过程中是否出现集中排架现象,即将类号和种次号相同的丛书集中排架,也可将种次号和分类号单独分散以及排架。

二、新形势下改进图书馆编目工作的策略

1、强化编目馆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图书情报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是广大图书馆从业人员的重要任务,要具备牢固的图情理论基础和业务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加强图书信息管理及改善读者服务的迫切要求。计算机编目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严谨性较高,这就对编目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广大编目人员在新形势下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精准的文字水平、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突出的服务意识,能够很好地把握新兴媒体特性及运用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编目事务。建立人才管理创新机制,优秀的编目员是编目工作的重要资源和首要财富,他们的编目知识以及所积累的经验不仅是其个人的知识,也构成了各类图书馆的知识资产,应该受到重视和共享。建立一整套良好的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图书馆编目工作。另外,为编目人员创造学习机会,通过在职培训、业务进修、观摩学习、互相交流等途径提高编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激发编目员主动学习的动力,让编目员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具有创造性和理论研究性,激发编目员不断提高在总结工作经验和分析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撰写论文等理论成果的积极性。图书馆编目员只有不断改造和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图书馆编目员的新要求,才能不断促进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

2.构建图书编目著录检查审校体系。目前,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数量不多,所以,在编目错误查找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为此,图书馆应积极构建编目质量检查机制,进而规避编目著录错误的发生。而在编目实践当中,在保证著录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严格根据规则要求编目,与此同时,编目工作质量同样需要达到标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编目工作程序展开审查与校对。除此之外,在完成图书编目工作以后,工作人员还应当及时粘贴书标与条码,可以向中央数据库中输送相关数据信息,并且交由馆藏工作人员进行审核与校正。如果审校中存在问题,像是分类号不正确亦或是与图书馆分类习惯不吻合的情况。然而,因数据已经输入至中央数据库当中,所以并不会自动形成相对应的种次号,必须要通过手动的方式对种次号进行适当地修改,与此同时,还应当将书标号进行修改,之后输出并将书标打印出来。将原有书标撕掉,将新的书标粘贴于其上。这样一来,工作量就会不断增加,致使人力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如果读者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发现图书编目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及时反馈,以有效地降低差错几率,进一步增强馆藏书目数据的质量。

 3.增强编目数据深度以及质量。要想进一步增强编目数据的质量,编目工作人员就应当合理地运用规范且标准的编目方法,以免编目出现文献检索点的非唯一性。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则应当构建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记录库,根据实际情况对文档编目进行相应的规范,始终根据机读目录格式以及文献编目规则的要求,达到编目工作的目标。由于文献学科信息复杂性明显,包含内容诸多,所以,在著录书目数据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彰显文献状况,确保予以多个层次地分析,进而获得更具价值的文献信息内容。

4.加大馆藏书目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力度。即便工作人员加大编目数据审校的力度,但始终存在人为失误,而且编目系统也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馆藏书目数据库数据存在错误。为此,图书馆必须要重视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尽量降低错误发生几率。在此过程中,应不断强化自身责任意识,在发现馆藏数据错误的情况下,需要及时修复并记录错误,以免再次出现相同类型的错误。

三、新形势下编目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1、建立特色书目数据库。地图、古籍、地方文献、内部资料、学位论文等特色馆藏专业性强,内容外形上有其特殊性,标引、著录的难度要高于普通图书,但有其固定的读者群。因此,我们不仅要对其外表特征进行简单描述,还要从文献实体深入到其中的各种知识单元、挖掘其实质性的内涵,充分体现特殊文献的价值,为这些特殊文献建立起特色书目数据库。

 2、建立电子信息资源编目。随着文献信息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深化,电子信息资源如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络资源、光盘数据日益成为图书馆收藏的重要内容。采用何种手段整理、组织电子资源是目前图书馆界正在研究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元数据的研究、编目规则及MARC 格式等为电子资源的揭示、组织提供了不同途径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3、建立虚拟的联合目录。虚拟联合目录可整合各成员馆所收藏的古今中外各类图书、期刊、内部资料、论文以及丰富的数字资源,根据面向用户的特点,选择一定的区域或学科进行构建,服务特定的用户群体。通过电子邮件或RSS,开展个性化推送服务。利用桌面搜索和网络浏览器工具栏,使用户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工作中,在自己熟悉的网络环境中,接触到图书馆联合目录,使用图书馆信息资源。

4、建立完善的编目方式。随着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出,加速了科学的综合化、整体化发展趋势。新型的科学分类体系与传统的图书分类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为了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调整分类法的横向结构及纵向结构,组成立体性合理层次结构,以满足复杂文献标引检索的需要,是编目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5、建立人才管理创新机制。优秀的编目员是编目工作的重要资源和首要财富,他们的编目知识以及所积累的经验不仅是其个人的知识,也构成了各类图书馆的知识资产,应该受到重视和共享。建立一整套良好的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图书馆编目工作。另外,为编目人员创造学习机会,通过在职培训、业务进修、观摩学习、互相交流等途径提高编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激发编目员主动学习的动力,让编目员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具有创造性和理论研究性,激发编目员不断提高在总结工作经验和分析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撰写论文等理论成果的积极性。图书馆编目员只有不断改造和扩展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图书馆编目员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图书编目工作是文献资料进入到图书馆中的首要环节,同样也十分重要。而编目工作效率和质量对于图书馆职能和作用发挥具有极大的影响,为此,图书馆必须要不断累积并挖掘知识,确保工作人员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为联机联合编目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工作人员应正确定位自身,与图书馆编目工作需求相适应,推动编目工作的全面发展。

来源:中国图书馆网站(作者,吴建中)